BC6.2级地震警报!9级地震随时来 大温地区无处逃
2017-05-01

       温哥华港湾(BCbay.com)Wendy综合整理:今天早上当地时间5点30分左右,加拿大BC省、育空地区以及美国阿拉斯加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造成了大面积停电,也把睡梦中的人们震醒了。美国地震调查局USGS的报道称,地震中心在BC省西北,靠近BC与育空地区交接地带,在阿拉斯加的Skagway西北方向85公里左右。

earthquake-map.jpg

       BC省身处地震带,一年下来大大小小的地震数量极多,多数为震幅较小,对省民没有太大影响。

Capture.PNG

数据来自Earthquake Track

       然而长度近1000公里的卡斯卡迪亚断层(Cascadia Subduction Zone)已经到了活跃期,)1700年据信曾发生规模9.2级大地震,根据大约400至600年一次的周期来看,这个地区已到了再出现类似强震的时间果真发生这种强震,最糟的模拟状况显示,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可能有上千桥梁崩塌或受损,无法再使用。西雅图、波特兰等大城市也可能出现重大灾情。

29_15342353b_5.jpg

       科学家推估,由北加州延伸至加拿大卑诗省的卡斯卡迪亚断层可能发生规模9级的大地震,摇晃时间恐持续长达3到5分钟。而这种毁灭性地震可能造成成千上万人丧生或流离失所。

       加拿大广播公司的报道说,根据加拿大自然资源部的预测,在今后50年内,BC省发生大地震的机率为30%

       2015年,卑诗省政府曾经发布一项应对计划,该计划估计在大地震最坏的情况下,低陆平原可能会有多达1万人丧生。

29_15342353b_7.png

       然而,省府虽然防震宣传做得不错,可看看我们所居住和生活的建筑,却不由得一阵心寒啊。

       去年七月,卑诗紧急管理中心(Emergency Management BC)根据美国救灾机构FEMA的电脑软件,模拟大温如果发生规模7.3级地震可能发生的糟糕情况,并发表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有三分之一的大温地区建筑会在地震中遭受毁灭性破坏或严重受损,死亡人数可达1万人,另有近13万人受伤;维多利亚地区的死亡人数估计有1500人,伤员近1万9000人。

       首先看看学校。数据显示,BC省有126所学校地震风险非常高:

       连孩子们每天去的学校都这样...而且省府在学校建筑安全方面的效率之低是出了名的,真是心塞。

      你觉得大学就安全了?来看看UBC最新一份报告指出,UBC约有30栋建筑抗震等级不足,部分可能在中级地震中就遭破坏。

107752423.jpg

       再看看,一旦大地震来了,哪些地方是肯定没法躲的:

       北温肯定是没戏了。

earthquake-damage.jpg

       据专家分析,如果北温遭遇大地震,则很多地处水边低洼处的建筑很可能会到他,Capilano, Lynn和Seymour几条河流的沿岸也可能发生土石流。其它古老的社区包括Norgate, Pemberton Heights,Highlands,Edgemont,Lower Lynn和Riverside都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居民区损失。地震可能立刻导致15000户家庭失去用水或用电,超过4000人可能无家可归。

       Richmond就更不用说。

bc-earthquake-hazard-map.png

       Richmond的地势的确非常低,几乎快和海平面平齐了。而且Richmond的是沉降地质,经常挖下去1米多就见积水倒灌了。如果温哥华外岛发生7级以上地震,引发海啸,虽然有温哥华岛的屏蔽,不会有巨浪袭击温哥华地区,但是海平面是会暂时被推高的。只要海平面上升1米以上,Richmond就会有超过60%的地区被淹。一般7级以上地震的海啸引发的海平面升高都会有2到3米,并且随震级还会加高,所以如果9级地震的海啸,会把Richmond给全淹掉

       省府维多利亚?呵呵。

       今年二月,建筑工程师们针对BC省维多利亚市的建筑物应当地震的“能力” 发布了一项新的研究,报告说,如果温哥华岛的西海岸发生 9 级强震,维多利亚将近 40% 的建筑物,以及城市大部分的供水系统和下水道系统等将被摧毁。

       也难怪加拿大军队都紧张得不得了。

Capture.PNG

        加拿大广播公司的 Deborah Wilson 报道说,加拿大军队早已在开始进行积极准备,不断演习,如果西海岸遭受“大一号”袭击,则将有数千名的军人可以立即开赴灾区,加拿大军队应对强地震的行动代号为 Operation Panorama。加拿大皇家海军上尉史蒂夫·约根森 (Steve Jorgensen)负责实施军队在加拿大国内的救灾计划,他说,一旦强震发生,BC省的 5000至 6000名常规和后备军人在确保自己家庭成员的安全之后,必须立即向军队报到。军队负责的应急救灾工作包括医疗护理、清理废墟,通过船和飞机向偏远地区或被地震隔离的地区提供紧急物资。

       看完是不是好心塞,感觉天随时都要塌下来了?不要慌,自救指南拿好不谢:

85cccab3tw1eshqa7slbpj208508ejrp.jpg

  地震前

  准备应急包,与保险代理人咨询地震保险的问题,与家人制订逃生计划,随身保留一些其他亲友的联系方式和地址,以确保在灾难中走散或失去家园时有一个投靠之处。家人也应学会关闭天然气阀门、电闸和水闸。

  应急包

  应急包应该包含全家人72小时的必需品、应对突发情况的工具以及可以消磨时间的物品等。应急包是应对各种灾难的工具集合,如地震、海啸、泥石流、台风等自然灾害,包内应装有用于维持生命的食品、水、急救用品、手电筒、医疗用品、收音机、联系人清单、儿童物品、现金及简单的生活和自救互救必须品。应急包应放在靠近门口的位置,以便危险发生后可及时拿走。

  地震中

  地震发生时要记住三个黄金原则,Drop、Cover、Hold on,简单来说就是趴下、掩护并扶好。躲在安全的地方,直到震动停止。小心余震。保持冷静,尽可能帮助他人。

  在独立屋家中怎么办?

  BC的独立屋基本上都是木质结构,虽然抗震能力较好,但还是存在一定风险,尤其是门口区域。应在地震最初10秒的黄金时间内快速找到可躲避的地方,如结实的桌子或家具下,保护头部和脸部。避免靠近门和窗户。躲避好后,尽量压低身体趴在地上,闭口,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然后,在地震过后快速离开房子。

  如果在院子里,远离建筑物和电线,不要慌乱往户外跑。一定要注意次生灾害火灾的发生。并且,在逃生之后,千万不要冒然回家拿取物品。

  在公寓家中怎么办?

  北美近10年来建成的公寓都是钢筋混凝土所制,有相当的抗震能力,一般不会在地震中毁灭性倒塌。对于住在高层的人来说,地震袭来时,最佳选择是迅速在屋内藏身,不要在地震时向外逃跑。可以躲面积较小且有支撑物的房间,或者承重墙的墙角。如果实在来不及,也可躲在坚固的桌下或床下。压低重心,保护好自己,等地震过后,迅速通过楼梯跑到室外。

  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因为人一旦钻进去后便立刻丧失机动性,视野受阻,四肢被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也不利于被救。躺卧的姿势也不好,人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击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

  北美一般采用开放式厨房,开放式厨房容易发生次生灾难,人还容易被炉灶等厨具的玻璃扎伤,地震时要尽量远离。不要搭乘电梯。如果地震时在电梯中,按亮每层楼的灯,一有机会就能脱身。

  在街上行走时怎么办?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都可能掉下伤人,因此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防御准备,远离窗户、天窗、商店陈列柜等。如果在拥挤的公共场所,就近寻找蔽体,当心不要被人群踩踏,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在街上开车怎么办?

  如果在车辆中,司机应迅速将车停靠在路边,远离桥梁、公路桥和建筑物。乘客应用手牢牢抓住扶手、柱子或座席等,躲在车中。

  在商店购物怎么办?

  在商店购物遇到地震时,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

  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

  地震后

  检查房屋的受损情况和潜在危险,检查自己和家人的受伤情况。检查所有的阀门(天然气、水、电等),但如果没有受损和泄漏,就无需关闭。不要点火柴或开灯,除非能够确定没有任何易燃气体和液体的泄漏。如果要撤离所在地,记得带上自己的应急包。

  大家应尽量穿厚底鞋。如果急需救援,在窗户上放置HELP的标志。如果怀疑周围有水管破裂,则不要冲厕所马桶。

  用收音机,关注灾情、警报及救援工作的进展。除非情况紧急,否则尽量不要使用电话。远离倒下的电线至少10米。远离海岸和河岸。

热门文章
28岁中餐馆老板被殴身亡!妻子绝望:幼子才仨月
2021-05-28
揩穷人油?加拿大中国城民众聚集、停满宝马奔驰
2021-05-28
加拿大印度变种激增6倍!专家:第四波已在路上
2021-05-27
当心!加国驻华使馆紧急提醒:这样做会被拒入境
2021-05-29
牛津疫苗周一到期!加拿大:接着打,延长一个月
2021-05-29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1. BCba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