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逝世!大师谢幕: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2019-05-16

       温哥华港湾(BCbay.com)洛迦综合报道: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在当地时间5月16日去世,享年102岁。

       人们称,建筑是大地上的艺术。

       古往今来,这世界上留下了无数令人赞叹不已的建筑精品,它们的创造者也因此声名不朽。其中就包括这位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华裔建筑师贝聿铭。

       今日,大师谢幕。

11c8d41dd6.jpg

       他的儿子贝建中于当地时间周四告诉《纽约时报》,父亲是在夜间去世的。

84bb83a1985a4bbcbe3f2fc526dcd939_th.jpeg

     “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聿铭的名言。“建筑是对阳光下的各种体量的精确的、正确的和卓越的处理。”迄今为止,他的作品有70余件,包括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等。

      巴黎卢浮宫拿破仑广场的透明金字塔无疑是贝聿铭最具争议性的设计,但经过时间的检验,这个透明的锥形体也和埃菲尔铁塔一样,成了巴黎的标志。

       而在设计这一独特建筑时,贝聿铭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非议。

       巴黎人对外国人插手做事本来就存有疑虑,更别提让一位来自纽约的华裔建筑师来修整他们的国家珍宝馆了,一时间对贝聿铭的各种非议充斥了整个法国。每天,巴黎人都以佩戴上面写有“为什么要造金字塔?”字样的圆形小徽章表示他们的不满。他的女儿贝莲甚至看到,街上的女人们朝他父亲脚上吐唾沫。

WeChat Screenshot_20190516155754.png

       我是苏州人

       贝聿铭1917年出生于中国苏州,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

       在中国,最常见的家族兴旺和衰落的过程是:上一辈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下一辈老成守业,艰难维持;再下一辈坐吃山空,家道中落。

      但贝家却摆脱了这个“魔咒”,并且可能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个富过了15代的家族!

      贝聿铭的叔祖父,“颜料大王”贝润生认为,“以产遗子孙,不如以德遗子孙,以独有之产遗子孙,不如以公有之产遗子孙”,把自己花巨资修缮一新的狮子林,给全体族人享用。

       此外,他在园子里设立了贝氏祠堂,并在旁边捐资建立了贝氏承训义庄,用来赡养、救济族人。

       贝润生与贝聿铭的祖父贝哉安共同捐资在苏州城开办了中国第一个新式幼稚园,二人对苏州的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优秀的品质,都是这个家族能够十几代财富传承不断的原因。

      他的家族是当地最著名的望族,整个家族在金融、医药、银行多个领域均有巨大建树,而他却为了建筑奉献终生。

5BBDEF81D8557D3D3511F1855E0B10D11125C4C3_size53_w640_h641.jpeg

少年贝聿铭在苏州狮子林

      1935年夏天,少年贝聿铭高中毕业了,父亲希望他赴英国攻读经济学。

      但是,一部名为《大学幽默》的电影却使得他违背了父亲的意愿。

      电影中描述的美国大学校园建筑和校园风情令他对建筑设计有了浓厚的兴趣。最终他选择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设计专业,后又转学到造诣更高的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

      而他的四个子女们,其中三个儿子和父亲一样,毕业于哈佛大学,从事建筑工作,女儿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法律,都非常出色,看来贝氏家族的光荣传承,还要不止15代了。

149320017561698543.jpg

贝式全家福(前排左一是贝聿铭)

149320017570905185.jpg

贝聿铭的儿子贝礼中(左)和贝建中

      贝聿铭给三个儿子分别取名定中、建中、礼中,又给唯一的女儿取名“莲”,“父亲给我们取的名字都很中国”,不过几个孩子中,只有外形最酷似父亲的贝建中可以说中文,“父母当年以为我们早晚要回到中国,所以没有特地教我们说中文。”贝建中解释。

       贝聿铭的三个儿子都算是“子承父业”,去世的长子贝定中是城市规划师,贝建中与贝礼中都成为建筑师,也在早期参与过父亲的很多大项目,直至1992年兄弟二人创立“贝氏建筑事务所”。

      事务所迎面的墙上有一幅大照片,贝建中提醒说,这是他们负责的中银苏州分行。从苏州到纽约,演绎了一个家族的故事,也成为近代中国故事的一个缩影。

149320017570360763.jpg

贝聿铭全家在欧洲度假

       贝礼中则说,虽然兄弟几人都是在非常西方的环境中长大的,但是在家庭中,那种人际关系还是非常传统的中国式的。

     他们非常尊重父母和儒家的思想,这都是非常东方的观念,总是经常一起聚餐,即使是在孩子们都结婚成家后,母亲也会经常在周末将大家召集起来,吃饭或是进行其他活动。

      母亲去世后,和父亲的家族聚会也一直保持,他们都觉得,正是这种非常中国化的亲密感才是家庭的重要所在。而父亲也是对所有人都一直强调:“我是苏州人。”

3E18A8BC67E6F5898CBA69EE35F966FD8493C546_size50_w640_h426.jpeg

       用作品登顶世界

  美国国家艺术馆、肯尼迪图书馆、香港中银大厦、法国卢浮宫金字塔,直到家乡的苏州博物馆,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作品每一件都是经典之作。

  很多人认为,这位昔日的中国小生之所以能够成长为世界大师,与其显赫的家族文化是分不开的,譬如他的叔祖贝寿同就是中国第一个到西方学建筑的学生,且设计了不少大作,例如道前街苏州监狱。

  贝家的老宅就在苏州狮子林,那里曾是贝聿铭小时候与族亲玩耍的旧地,那里深厚的历史文化,给了他几多天才的设计养分。

  “创意是人类的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结晶,这是我从苏州园林中学到的。”后来功成名就的贝聿铭如是说。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别有洞天的故事,都曾经为贝聿铭设计山洞和过桥带来灵感。

225058FAE3489617BEA089F81029756EC86098AB_size45_w600_h600.jpeg

贝聿铭的“桃花源”式设计

  贝聿铭曾坦言自己的建筑理念,“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建筑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其次是如何将现代与传统相融合。虽然这一建筑建于现代,但我有责任尊重千百年发展而来的传统。而事实上,这两者也是相关的。”

  同时,作为一个商业世家的后代,贝聿铭也一直想理解父亲贝祖贻的一句话:优秀建筑的精髓不仅在于构思伟大的建筑物,而且要使他们与金融和经济要素有效地联系在一起。

149320017634891891.jpg

贝聿铭在肯尼迪图书馆内

       而他的一位导师为他写的推荐语是:“一位有能力的设计师可以既坚持传统——他认为仍然存在的那些特征,又不放弃设计上的进步观念”,这似乎也契合了贝聿铭日后在设计理念上的文化交融。

       一直被对照的“东方”与“西方”,似乎在他的艺术世界中,对立又和解:“我在文化缝隙中活得自在自得,在学习西方新观念的同时,不放弃本身丰富的传统。”

       在长达70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贝聿铭在世界各地都有设计伊始,甚至建筑落成之后一段时间里都饱受争议的作品。

       后来,时间证明它们的经典性,也映照了贝聿铭前瞻性的设计眼光。

       而业界的认可来得更早:1983年,他就被加冕建筑界的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

WeChat Image_20190516163057.jpg

  这个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奖项,评价他为:“贝聿铭给予了我们本世纪最优美的室内空间和建筑形体,他始终关注他的建筑周边的环境,拒绝将自己局限于狭隘的建筑难题之中。他对于材料的娴熟运用达到了诗一般的境界。”

      因此,人们称他为“文化缝隙中优雅的摆渡者”:从截然不同的文化土壤中汲取精华,又游刃有余地在两个世界穿梭。

WeChat Image_20190516163323.jpg

       贝聿铭在很多场合都曾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他穷尽毕生的精力让凝结华人智慧的作品绽放在全球4大洲10个国家。

       今日,我们作别大师:一路走好!

热门文章
28岁中餐馆老板被殴身亡!妻子绝望:幼子才仨月
2021-05-28
揩穷人油?加拿大中国城民众聚集、停满宝马奔驰
2021-05-28
当心!加国驻华使馆紧急提醒:这样做会被拒入境
2021-05-29
牛津疫苗周一到期!加拿大:接着打,延长一个月
2021-05-29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1. BCba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