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狂降 大批失业!加拿大这行遭暴击 恐撑不下去
对今年在川普总统贸易战中失去工作的数百名加拿大钢铁工人来说,加拿大与美国即将达成贸易协议的传闻,来得也太晚了。National Post最新报道,对川普来说,关税的效果——降低进口、提振美国钢铁业、从加拿大赢得让步——似乎正如他所愿地实现着。
起初,加拿大出口到美国的钢铁面临25%的关税,今年6月这一关税增至50%,加拿大钢铁业迫切希望达成解决方案。去年,加拿大向美国出口了约77亿美元(100亿加元)的钢铁和铁产品,美国市场占加拿大钢铁出口总额的90%。虽然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的团队一直在努力推动取消钢铁关税,但他最近开始降低各方预期,公开承认任何贸易协议很可能仍会包含关税。
谈判团队正面临8月1日的最后期限,川普表示届时将对加拿大实施更多关税——这将是在钢铁、铝材、木材、铜、汽车和能源等已被征税商品的基础上,再加上《美墨加贸易协定》(USMCA)未豁免的任何商品。
随着最后期限不到一周,加拿大贸易部长多米尼克·勒布朗(Dominic LeBlanc)周四已前往华盛顿,进行最新一轮贸易磋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加拿大政府消息人士称,这些谈判“局势一直不稳定”。截至目前,加拿大钢铁行业是川普关税打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而且还在为局势进一步恶化做准备。
加拿大钢铁生产商协会(CSP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凯瑟琳·科布登(Catherine Cobden)说:“截至5月底,还未实施50%关税时,全国钢铁产量已下降30%。” 她还没有6月份的数据,但预计情况将“更糟”。科布登解释说,加拿大生产商无法承受对600万吨原本出口美国的钢铁征收50%关税的成本。
一些分析师原本预计,为满足需求,美国市场会继续购买这些高税负的加拿大钢材,直到美国本土产量提高弥补缺口,但现实中并未出现这种情况,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 “另一端的客户并不总是愿意或有能力承担这些成本,他们希望钢铁公司自己吸收这部分费用。”科布登说。 “我每天都和我们的会员沟通,目前的情况是,这些发往美国的订单几乎已经枯竭。”到目前为止,这一低迷已导致行业内超过1000人失业,科布登表示,她现在担心,随着投资减少、行业规模萎缩,问题会继续恶化。
科布登认为,如果在8月1日前没有达成协议,加拿大也必须准备好对美国征收关税。不过她仍对这场贸易战不可能无休止地持续下去持乐观态度。她说:“从长远来看,人们不得不相信(美国)最终还是要与某个国家进行钢铁贸易。而我们的希望是,美国能选择加拿大钢铁企业。”
“温哥华不香了”!大温人口“大逃亡” 城市人口结构剧变
一份由大温地区管理局发布的新报告显示,近年来,大温地区居民持续“东移”至菲沙河谷(Fraser Valley)等城市,主要由于住房可负担性与远程办公趋势所推动。这一人口迁移趋势正深刻改变大温各城市的人口结构、通勤模式与生活形态。
报告指出,从2016年至2021年间,大温地区每年平均有4,600名居民迁往BC省其他城市,而同期从省内其他城市迁入大温的人数仅为1,800人。这种“净迁出”对区域增长造成了34%的冲击。
房地产经纪人Conor Kelly表示,过去很多客户最多愿意搬到兰里(Langley),如今更多人接受阿伯茨福德(Abbotsford)作为定居地点,“以前我问客户是否考虑阿伯茨福德,很多人会说太远,现在他们更愿意往东走”。他将这种转变归因于远离温哥华的房价下降以及越来越多人无需前往市中心工作的现实,“对于年轻家庭来说,这是一个既现实又理性的选择”。
根据《省报》的报道,摄影师Kayley Letendre和丈夫在北岸和海外生活多年后,最终选择在阿伯茨福德定居,“我们的目标本来是北岸,但房价根本负担不起”。她说,两人都可以远程工作,阿伯茨福德不仅价格合理,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社区氛围,“我们真的很喜欢这里,学校好、社区热情,有很多和我们一样的年轻家庭”。
数据显示,素里每年净迁出约3,700人,是大温地区迁出人口最多的城市,其次为温哥华(2,700人)与兰里(1,400人)。迁出者多为劳动年龄人口,其中约四分之一定居在阿伯茨福德、奇利瓦克与米逊这三个大温边缘城市。
在区域内部,城市间人口流动也持续加剧。2016至2021年间,大温内部迁移较2006至2011年增加了60%,每年平均新增迁移量达7,600人。温哥华为区域内迁出人口最多的城市,年均4,200人转移至大温其他城市,而菲沙河北岸城市则成为主要接收地。
尽管大温地区从2016至2021年间,每年平均接收约15,500名新移民,但大量本地居民离开却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移民带来的人口增长。报告也提到,2022-2023年期间,非永久居民人数激增至92,500人,创历史新高。未来,这一迁徙趋势可能受到联邦移民新政的影响。大温都会局表示,将于今年秋季提交一份更新的人口分析报告,以评估联邦移民限制对本地人口结构的潜在影响。
突发!WHO紧急警告,致命疫情全球爆发!传播速度快 尚无特效药
近段时间以来,一种主要依靠蚊子传播的疾病——基孔肯雅热——在全球范围内的多个地区传播,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最容易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进行传播。世界卫生组织通报表示,目前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情况,约550万人面临这种蚊媒病毒的风险。
由于气候潮湿的原因,近几年来,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等国均爆发过大规模基孔肯雅热疫情。今年7月,中国广东省佛山市报告了超过4000个确诊病例,广东省已经开始呼吁全民灭蚊了。棘手的是,该病毒目前并没有针对性特效药,也没有被广泛应用的疫苗,避免蚊虫叮咬是预防CHIKV感染的最佳方法。
多地爆发基孔肯雅热世卫组织发出警告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就蚊媒传播疾病基孔肯雅热发出警报,提醒各国做好应对准备,避免疫情大规模暴发。当天在日内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世卫组织虫媒病毒小组负责人迪亚娜·阿尔瓦雷斯表示:目前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情况,约550万人面临这种蚊媒病毒的风险,而且可能出现大范围疫情,给卫生系统带来压力。感染者大多出现高烧、关节疼痛、疲劳等急性症状,极少情况下可能死亡。
阿尔瓦雷斯补充道,携带基孔肯雅病毒的蚊子在大多数热带国家存在。世卫组织目前正支持成员国研发实验室诊断方法、培训人员、加强医疗保健系统,并扩大监测范围以追踪和控制基孔肯雅热疫情。
发病通常在被感染蚊子叮咬后4-8天开始。其特征是突然发热,并常伴有剧烈的关节痛。关节痛通常令人虚弱无力,通常持续数天,但也可能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其他常见体征和症状包括关节肿胀、肌肉疼痛、头痛、恶心、疲劳和皮疹。大多数患者感染后可完全康复;然而,偶尔也有感染后会出现眼部、心脏和神经系统并发症。
年龄跨度较大的患者患重症的风险更高,包括感染母亲分娩过程中感染的新生儿、出生后数周内被感染蚊子叮咬的新生儿、以及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重症患者需要住院治疗,因为存在器官损害和死亡的风险。遗憾的是,目前尚无针对CHIKV感染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治疗。临床治疗包括使用退烧药和止痛药缓解发烧和关节疼痛,建议多喝水并注意休息。
突发! 月薪不到$2000, 加航空乘人员最早8月中旬集体罢工
如果工会成员在下周的投票中同意,加拿大航空(Air Canada)的空乘人员最早可能在8月中旬发起罢工。
根据加拿大公共雇员工会(CUPE)加拿大航空分会于周五发布的最新消息,罢工投票将于7月28日至8月5日进行,工会成员可通过在线或电话方式投票。CUPE加拿大航空分会的一位发言人在致信《Daily Hive》时表示:“如果多数会员授权罢工,工会将在8月16日凌晨12:01起获得合法的罢工权力。”在Instagram上的一次采访中,CUPE加拿大航空分会主席Wesley Lesosky称,92.3%的成员表示支持罢工。
CUPE代表超过1万名来自加拿大航空及其子公司Air Canada Rouge的空乘人员,成员分布在温哥华、卡尔加里、多伦多和蒙特利尔。工会一直在与加航进行谈判,要求终止无薪劳动与薪资冻结,并争取薪资水平与日益上涨的生活成本挂钩。
加航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加拿大航空确认,其空服员已开始就是否授予工会罢工授权进行投票。如果工会与公司之间无法达成协议,工会将依据谈判结果获得罢工权。这样的投票是谈判过程中常见的步骤,并不代表罢工一定会发生。事实上,即使投票通过,罢工也不能在60天调解期结束后的21天冷静期之前进行。”
CUPE指出,尽管加拿大航空在2023-2024年度公布了35亿加元的利润,但公司仍拒绝提出具有诚意的方案,以改善初级空乘人员每月仅1,951加元的“贫困线”工资,尽管这些员工已是全职工作。“这个薪资水平甚至低于联邦最低工资,”工会指出。
此外,CUPE也通过其名为“Unfair Canada(不公的加拿大)”的运动,游说联邦政府修改《加拿大劳工法》中的漏洞,该漏洞允许航空公司让空乘人员每月平均无薪工作35小时。根据CUPE,加航还拒绝结束“过时且不公平”的薪酬制度——即只有在飞机滑行、起飞或飞行期间,空乘人员才会获得薪资。因此,在地面上进行的登机、下机、安全检查或医疗协助等工作,往往全都没有工资。工会代表表示。“空乘人员应该获得公平的薪酬,这份薪酬应当尊重并认可他们每天展现出的专业精神与奉献精神。”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BCba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