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人口荒地”加拿大 又有科学家获诺贝尔奖
2019-10-08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一蓑综合报道:昨日喜讯传来:加拿大裔科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皮布尔斯(James Peebles),荣获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厉害!“人口荒地”加拿大 又有科学家获诺贝尔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授予皮布尔斯(James Peebles),以表彰他在“关于物理宇宙学的理论发现”方面的研究。与此同时,两位瑞士学者麦耶(Michel Mayor)和奎洛兹(Didier Queloz),因为“发现了一颗围绕太阳型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也同获此奖。

       皮布尔斯教授将获得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奖金的一半,两位瑞士学者麦耶和奎洛兹,将分享奖金的另一半,各获得总奖金的1/4。

厉害!“人口荒地”加拿大 又有科学家获诺贝尔奖

       加拿大《环球邮报》报道,皮布尔斯1935年4月25日出生于曼省的温尼伯,并在温尼伯长大。他本科就读于加拿大的曼尼托巴大学,毕业后才离开加拿大,到普林斯顿就读研究生。

       也就是说,这位全球顶级的科学家,是正正经经在加拿大本地接受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看到这里,那些终日看着孩子在学校疯跑傻闹、纠结“加国教育水平”的中年老母亲们,你们是不是可以将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一点?

厉害!“人口荒地”加拿大 又有科学家获诺贝尔奖

      一早,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也专门发推,祝贺“曼尼托巴自己的皮布尔斯”获奖。

      认识皮布尔斯

       皮布尔斯的名字对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都是陌生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已经84岁高龄的,从加拿大走出的了不起的科学家。

      毫不夸张的说,咱们普通人能说的出来的跟宇宙学相关的词,什么宇宙大爆炸、星系红移、暗物质,都跟这位老人的研究有关!

       牛吗?

       他的贡献有多大?一句话:将宇宙学从推测转变为科学!

  宇宙学是研究宇宙起源和进化的一门学科,过去的五十年是宇宙学的黄金时代。

       上世纪60年代,宇宙学从推测转变为科学,而推动这一转变的关键人物就是詹姆斯·皮布尔斯(James Peebles),他的发现将宇宙学牢牢地安置在科学地图上,丰富了整个研究领域。

       他的第一本书《物理宇宙学》(1971年)启发了新一代的物理学家,而另外两本教科书:《宇宙的大规模结构》(1980年);《物理宇宙学原理》(1993年),也已成为该领域的标准参考书。

厉害!“人口荒地”加拿大 又有科学家获诺贝尔奖

  “我们来自何处,又将到何处去?”这是一个永恒的问题。

       在信仰和意义之外,宇宙学为人类提供了一种解答问题的新思路。直到近一百年,人类才有了对宇宙演化的科学描述,而在此之前,宇宙被认为是静止的和永恒的。

       但早在上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发现,所有星系都彼此远离,并且在远离我们,这意味着宇宙在成长。现在的我们知道,今天的宇宙与昨天的宇宙不同,而明天的宇宙又将和今天的宇宙不同。

        皮布尔斯教授最的的科技贡献之一,就是推动让爱因斯坦后悔不已的宇宙常数重返宇宙学。

厉害!“人口荒地”加拿大 又有科学家获诺贝尔奖

  1916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已经预言了天文学家在太空中所看到的一切,这一理论成为所有有关宇宙的大规模计算的基础,不过当爱因斯坦发现该理论得出的结论是空间在扩大时,他在方程式中添加了一个常数(宇宙常数),该常数将抵消重力的影响并使宇宙静止不动。

  而十多年后,科学家们观察到了宇宙膨胀,确认宇宙并非静止的,也就不再需要这个常数了。爱因斯坦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宇宙学常数会在20世纪80年代,通过詹姆斯·皮布尔斯(James Peebles)的贡献,重返宇宙学。

厉害!“人口荒地”加拿大 又有科学家获诺贝尔奖

       此外,从宇宙的第一缕光芒里寻找宇宙诞生的秘密、理论证实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存在,这些也都是皮布尔斯教授的突出贡献!

       所以,毫不夸张地说,詹姆斯·皮布尔斯(James Peebles)对物理宇宙学的研究和见解丰富了整个研究领域,奠定了当代宇宙学的基础!

         对此,他在传记中写道:“我们可以从人迹罕至的研究领域中学到什么?我们总是在试图检验已经获得公认的想法,无论如何,这总是一件好事。而自然界总是为我们准备了另一个惊喜。”

厉害!“人口荒地”加拿大 又有科学家获诺贝尔奖

  如今,暗物质和暗能量都已成为宇宙学中最大的谜团,那么宇宙的暗面隐藏着什么秘密?未知背后隐藏着哪些新的物理学?在解决空间奥秘的尝试中,我们还会发现什么呢?

       这些都是我们关心的,也是皮布尔斯教授所孜孜追求的。

       因此,我们要向他,以及所有和他一样的,探寻真理、探索宇宙的科学家们致敬!

       加油,加拿大!

      2017年一份非官方的统计资料显示,加拿大获得诺贝尔奖的总人数在全球排名第八

       其实这几年,我们华人群体一直在关心中国的邻居日本为什么可以获得那么多诺奖,但你要知道日本国土虽小,但人口可是超过1亿的~或许,大家真应该把目光移动一下,看看加拿大这个“人口荒地”,这里的诺奖得主人数绝对值得一提。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加拿大人就是位大牛。

      1921年,多伦多外科医生班廷(Frederick Banting)发现了胰岛素。他随后与当时在多伦多大学任教的苏格兰生理学家麦克劳德(John Macleod)等人合作,成功地提取胰岛素并用于临床治疗。班廷因此获得1923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那一年,班廷年仅32岁,直到今天仍是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在胰岛素出现之前,糖尿病还是一种无法医治的顽疾,可怕程度不亚于今天的癌症。班廷和他的合作伙伴拥有胰岛素提取的专利权,然而面对一个天价的市场,他们拒绝了美国商人巨资购买专利的要求,却以每人一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母校多伦多大学。

厉害!“人口荒地”加拿大 又有科学家获诺贝尔奖

  1999年,出生于安省的Robert A. Mundell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被称为“欧元之父”!提出的金融理论构成了国际宏观经济学教学的核心内容。对国际经济的未来发展也是做出了神准的预言!

  另一方面,Mundell带着他的学术理论经常在中国进行讲座,传教授业。2005年,Mundell成为了第一位正式取得北京“绿卡”的外籍经济学家!

厉害!“人口荒地”加拿大 又有科学家获诺贝尔奖

  2013年,82岁高龄的加拿大作家Alice Munro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被称做“加拿大的契柯夫”!尽管Munro出生在安省小镇的牧场主家庭,但她笔下的文字精简却细腻。总是从新的角度揭示生活中交织着的不同意义。第一部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就获得了当年的加拿大总督奖,这可是加拿大最高的文学奖项!

厉害!“人口荒地”加拿大 又有科学家获诺贝尔奖

  一起来看看加拿大这些年走过的“诺奖之路”:

  1923年: Frederick G. Banting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1949年: William F. Giauque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57年: 前总理Lester Bowles Pearson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66年: Charles B. Huggins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1976年: Saul Bellow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81年: David H. Hubel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1983年: Henry Taube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9年: Sidney Altman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0年: Richard E. Taylor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2年: Rudolph A. Marcus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4年: Bertram N. Brockhouse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6年: William Vickrey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1997年: Myron S. Scholes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1999年: Robert A. Mundell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9年: Willard S. Boyle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1年: Ralph M. Steinman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2013年: Alice Munro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5年: Arthur B. McDonald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8年: Donna Strickland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说到加拿大为什么能拿到如此之多的诺贝尔奖,我们就应该了解一下加拿大的教育品质: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调查,在全球教育品质国家排名中,加拿大名列第一,中国排名第25。

       堪称“奢侈”的教育经费投入,保证了公立学校的教师水准,维护了教育公平。同时又不以成败论英雄,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保护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和探索世界的兴趣。

厉害!“人口荒地”加拿大 又有科学家获诺贝尔奖

      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这位深居简出,衣着朴素的老爷爷,一生致力于科研最前线,却始终深居简出,如果不是这次获奖,已经84岁堪称“德高望重”的顶级科学家根本就是鲜为人知。

厉害!“人口荒地”加拿大 又有科学家获诺贝尔奖

       即便在诺贝尔奖新闻发布会上,当被问到他会告诉年轻科学家什么时,他依旧保持着惯有的低调:“你该出于对科学的热爱而进入这个行当,你对它着迷,你想进行科学研究不是因为别的。”

       嗯,这样的语气、这样的风格是不是都很加拿大?

热门文章
该!加拿大华裔涉常年利用退货政策套现 已被捕
2023-07-09
唏嘘:爆李玟老公要找律师推翻遗嘱争产 二姐回应
2023-07-09
列治文商铺因停车位与顾客冲突 拳脚吐痰齐上阵
2023-07-08
痛心!汽车高速撞向车库冲入校园 华裔女孩惨死
2023-07-10
警报!加拿大人的破产率、贫富差距正创历史之最
2023-07-10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3. BCba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